首页
> 服务大厅 > 产改试点 > 产改动态

江苏盱眙:深化产改赋能,点燃青春技能报国梦想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 发布人:陈进元 发布日期:2025-08-18 17:2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盱眙县紧扣“思想引领、素质提升、地位提高”核心要求,以“技能兴盱”行动为总抓手,深度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大局,精准施策、系统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力畅通青年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激发其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内生动力,培育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机制创新:从“单点培训”到“产教融合生态圈”

盱眙县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对接,创新打造“企业需求—技能缺口—培训供给—上岗就业—成长激励”的全链条闭环响应机制。以“3310”工程等特色项目为载体,不仅覆盖电工、焊工等传统技能提升,更前瞻性地布局直播电商、无人机应用等新业态培训,有效破解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两张皮”难题。

大学毕业生吴声磊,正是这一机制的受益者。面对就业迷茫,他通过“3310”工程参加了电工培训。“政府补贴减轻负担,系统课程循序渐进,从识图到实操,老师指导细致入微。”扎实的技能学习让他迅速成长。结业后,他凭借过硬的技能在县总工会推荐下参加市级创新创业大赛斩获一等奖,并通过技术工人专场招聘会顺利入职伟复能源,成为一名技术骨干。“产改搭建的精准培训平台,为我打开了技能成就梦想的大门。”吴声磊的转变,生动体现了产改在畅通技能成才通道、提升产业工人职业吸引力上的显著成效。

平台赋能:从“个体创业”到“产业人才摇篮”

盱眙县高度重视技能传承与平台支撑,积极扶持建设高能级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鼓励优秀技能人才反哺产业,将个人技艺转化为行业标准,辐射带动群体技能提升。

青年工匠杨军,是盱眙龙虾产业发展的亲历者。他深刻认识到,产业升级亟需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在县产改办等部门的支持下,他牵头创办了全国首家集“培训、创业、就业”于一体的龙虾职业学校,并被授予“龙虾特色行业技能培训基地”。该基地已累计培养专业人才超12000名,占据盱眙龙虾培训市场80%以上份额,为全国5万余家盱眙龙虾馆输送核心技术与人才,间接带动就业超10万人。杨军本人也荣获多项省级创新创业荣誉。他的实践,正是盱眙产改推动技能传承创新、服务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的鲜活注脚。

匠心锻造:从“兴趣爱好者”到“技能竞赛尖兵”

盱眙县将技能竞赛作为发现人才、锤炼匠心的重要途径,依托盱眙技师学院等平台,建立科学的技能人才培养和竞赛选拔体系。通过高强度训练、高水平竞技,磨砺青年技能人才的意志品质和精湛技艺。

基于对操控技术的热爱,徐新选择在盱眙技师学院无人机班深造。入选校技能大赛训练队后,他经历了“朝六晚十二”的刻苦训练。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他以精准稳定的操作完成高难度任务,荣获无人机操控与维护项目中职组二等奖。“大赛磨练了技艺,更让我看到了差距和方向。”徐新对未来充满信心,“毕业后,我要用无人机技术助力家乡水产养殖智能化,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他的成长轨迹,展现了盱眙产改在弘扬工匠精神、激励青年技能报国上的积极引导。

杨军、吴声磊、徐新的故事,是盱眙县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技能兴盱”行动的生动缩影。通过强化思想引领、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多元平台、完善激励保障,盱眙县正努力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生态,“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深入人心。未来,盱眙将继续聚焦产业所需、青年所盼,纵深推进产改,让更多青年人才在技能报国的广阔天地中破茧成蝶、绽放光彩。(陈进元  曹羽彤


打印 关闭